學院簡介【/br/】學院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它屬于綿陽市人民政府,由省市共同管理。學院自成立以來,堅持依托科技城和產業建設,以服務求支撐,以創新求發展,充分利用國家示范建設和災后恢復重建的機遇,取得了快速發展?;A條件、辦學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社會聲譽不斷提升,呈現“進口旺、出口暢”的良好態勢。已發展成為綿陽規模最大、專業最多、綜合實力最強的綜合性高職院校。2005年被中央七部委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8年被列為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實施的全國100所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通過國家驗收,連續多年獲得綿陽市教育體育工作目標考核特等獎。
學院前身源于江蘇省宿遷市玻璃職業學校,創建于1933年。擁有近80年的職業教育歷史,積累了豐富的職業教育文化。為行業和社會培養了10多萬人才。國畫界葡萄畫大師蘇葆楨,中國第一位硬筆書法大家龐中華,中國第一代非職務專利權人曾魏翔,2021年重慶十大經濟年度涌現
學院建立了本部和北川兩個校區。學校本部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主體,占地面積49.18萬余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5.8億元,各類教學實驗實訓儀器設備總值9355.5萬元;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57.92萬余冊、期刊雜志8925種(含電子類),擁有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使用權、巨星本地安裝電子書12萬冊、遠程電子書訪問權66萬份;多媒體教室座位4796個,語音實驗室座位382個,計算機3303臺,信息點4518個,總導出帶寬180Mbps的校園網系統,標準化數據中心。構建了支持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的一體化教學管理、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和OA等應用系統。北川校區位于北川新縣城,以中學教育為主體,占地面積7.7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65萬平方米,總資產1.7億元。
學院現有在校生11215人,其中普通職業學生9140人。設有材料工程、建筑工程、機電工程、信息工程、管理工程、計算機科學、人文藝術8個系,思想政治教育、繼續教育、中專教學3個教學部,形成了以工科為主體、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專業體系,以及以高職院校為主體、繼續教育和普通中專為兩翼的層次結構,開設高職專業50個、專業方向54個。有國家級示范建設項目5個,國家級“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工程”專業2個,省級精品建設專業1個,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IT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15門。經四川省教育廳批準,學院自2021年起與西南科技大學、四川省峨勝集團合作開展應用技術本科試點?,F有教職工760余人,其中教師592人。教師中,教授11人,副教授146人,研究生學歷或博士學歷88人,雙師型專業教師比例達到75%;聘請兼職教師188人,建立兼職教師資源庫,規模450人;擁有四川省優秀教學團隊2個,四川省高校工程技術創新團隊2個,四川省教學名師1名,國家高等職業教育水平評估專家1名,教育部建材職業教育教學委員會委員2名,2名專業教師獲國家技能型人才培養突出貢獻獎?!?br/】建立了四川-181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院、國家建材行業特殊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等10家技能鑒定、培訓、考核機構,國家級技能鑒定評審員128人,其中高級評審員47人。建立了“雙證”制度,畢業生“雙證”率達到90%以上。畢業生素質能力優秀率達到90%以上,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和重用。許多大中型企業把學院作為就業的首選。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專業對口率達到80%。重點、特色專業畢業生緊缺。學院連續多年榮獲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同時,與綿陽創業辦合作,成立了全省職業院校唯一的青年創業中國(YBC)工作站。通過創業培訓和指導,一批畢業生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br/】學院堅持與綿陽國家科技城建設和產業對接服務,聚焦中小微技術和成長型企業,通過自主或聯合開展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促進企業成長和產業進步。承擔科技創新項目100余項,獲得專利15項,幫助中小微技術企業獲得國家、省、市技術創新資金近300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學院先后被列為四川省勞動力開發培訓基地、四川省農村青年轉移培訓基地、綿陽國家科技城職業技能鑒定基地、綿陽市農村勞動力開發培訓基地、綿陽市創業培訓示范基地、綿陽市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與四川長虹集團合作建立了家電教師培訓基地,承擔了“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百企節能行動”“百萬農民溫暖工程李兆基基金培訓”等一大批政府和社會培訓項目?!?br/】學院借力國家示范性院校,積極開展教育體制改革,參與綿陽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中高職協同發展等一批改革試點,牽頭成立了以10余所職業院校、70余家工業企業為骨干的綿陽職業教育集團和綿陽職業教育研究中心, 在科技城職業教育資源整合、構建產學研合作共贏機制等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 充分發揮國家建材銀行委員會副主任單位的引領作用,承辦全國行業專業建設研討會,組織制定建材行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開展行業技能鑒定題庫和高職教材建設,推動建材行業高職專業發展。充分發揮區域輻射作用,對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油工業學校、北川71中等偏上中高職院校給予對口支持,多方面幫扶合作,帶動兄弟院校共同進步,促進科技城職業教育整體發展?!?br/】目前學院正以“后示范”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內涵建設,探索集團化發展新模式,著力打造“五大基地”:即西部建材產業和綿陽國家科技城將建設高端技能型人才集中輸出基地;區域政企科研合作,校企深度融合,技術開發和服務示范基地廣泛;綿陽國家科技城技能培訓、技能鑒定和技能競賽綜合服務基地;行業和區域職業教育改革協調發展示范基地;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體系與機制創新實驗基地。
招生專業介紹
熱點問題之就業簡介
建院以來,學院黨委始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始終堅持把科技城支柱產業及行業內的特大型和大型企業以及經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作為專業建設的起點,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推動課程建設與改革作為重要攻堅的兩個關鍵環節。把校企合作辦學、工學交替培養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人才培養目標與職業崗位能力緊密結合,多年來,我院的畢業生深受企業和用人單位的歡迎。特別是在世界金融危機爆發以后,我國的大學畢業生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的形勢下,我院的畢業生仍然受到企業的青睞,2008年、2009年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98%以上,我院已連續7年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以上,并多次被四川省教育廳評為“就業先進單位”。
學院設立了畢業生就業工作專門機構,并配備了專職人員負責就業指導工作。就業指導教育從大一開始就進入教學計劃安排并貫穿始終。我院在全國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均建立了廣泛的就業網絡,如今,成都市、重慶市、深圳、珠海、東莞、廣州、上海、天津、北京、蘇州、長春、等地數百家大中型企業已將我院作為人才培養基地。
我院辦學歷史悠久,多年來培養了5萬多名技術和管理人才,并涌現出一大批高級管理人才,如中材國際的副總裁兼邯鄲公司總經理王軍、拉法基貴州省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華勝、著名硬筆書法家龐中華教授,達州市計經委副主任陳明星等一大批成才典型。
版權聲明
文章標題:綿陽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年招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