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第一章 發展基礎
第二章 發展環境
第三章 總體要求
第四章 發展目標
第二篇 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
第一章 實施人才強省戰略
第一節 完善人才引進培養體系
第二節 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第二章 全面提升創新能力
第一節 持續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
第二節 強化優勢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堅
第三節 提升重點領域基礎研究能力
第三章 構建創新支撐體系
第一節 優化協同創新布局
第二節 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
第三節 壯大高新技術企業梯隊
第四章 營造良好創新環境
第一節 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第二節 激活各類創新要素
第三篇 加快構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第一章 重塑“江西制造”輝煌
第一節 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第二節 立足優勢發展新興產業
第二章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第一節 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
第二節 扎實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第三節 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
第三章 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
第一節 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發展
第二節 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化發展
第四章 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
第一節 推動開發區提質升級
第二節 促進產城融合發展
第三節 優化開發區體制機制
第四篇 持擴大內需暢通雙循環
第一章 暢通經濟循環
第一節 助力暢通國內大循環
第二節 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第二章 精準擴大有效投資
第一節 扎實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第二節 推進交通強省重大項目建設
第三節 加快建設現代能源體系
第四節 加強現代水利設施建設
第五節 完善投融資體制機制
第三章 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第一節 提升供給質量
第二節 激發消費需求
第三節 優化消費環境
第五篇 加快深層次市場化改革
第一章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第一節 縱深推進國資國企改革
第二節 支持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三節 穩步推進自然壟斷行業改革
第四節 推進新型市場主體健康有序發展
第二章 提升政府經濟治理能力
第一節 建設全國政務服務滿意度一等省份
第二節 創新和完善宏觀調節機制
第三節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第四節 推進價格形成機制改革
第三章 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第一節 完善現代產權制度
第二節 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
第三節 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第四節 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
第五節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第六篇 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第一章 加快制度型開放步伐
第一節 促進貿易自由便利
第二節 促進投資自由便利
第三節 促進資金流動自由便利
第四節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第五節 健全開放型經濟安全保障體系
第二章 建設高能級開放支撐體系
第一節 暢通開放大通道
第二節 提升開放大平臺
第三章 對接融入國家戰略
第一節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第二節 全面對接國家重大區域戰略
第七篇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第一章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第一節 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第二節 推進農業經濟結構調整
第三節 豐富鄉村經濟業態
第二章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第一節 分類推進鄉村振興
第二節 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
第三節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第三章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第一節 促進城鄉要素合理配置
第二節 統籌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
第三節 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
第四節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第八篇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第一章 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第一節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
第二節 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
第二章 優化完善現代城鎮體系
第一節 完善大中城市宜業宜居功能
第二節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第三節 高質量發展小城鎮
第三章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第一節 轉變城市發展方式
第二節 推進新型城市建設
第三節 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
第九篇 推動更高水平區域協調發展
第一章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第一節 完善主體功能區布局
第二節 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
第二章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第一節 做強做優大南昌都市圈
第二節 強化“兩軸”驅動
第三節 促進贛南等原中央蘇區高質量發展
第四節 提升贛東北開放合作水平
第五節 加快贛西轉型升級步伐
第十篇 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第一章 創新綠色制度
第一節 健全空間管控制度
第二節 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第三節 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
第二章 筑牢綠色屏障
第一節 強化環境治理保護
第二節 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
第三節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第三章 壯大綠色經濟
第一節 培育壯大綠色產業
第二節 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第三節 加快生態優勢轉化
第四章 繁榮綠色文化
第一節 提高全民生態意識
第二節 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第十一篇 提升贛鄱文化軟實力
第一章 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第一節 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第二節 持續提升公民文明素養
第三節 加強思想輿論陣地建設
第二章 推進紅色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
第一節 大力傳承紅色基因
第二節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第三節 推動贛鄱文化“走出去”
第三章 促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第一節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第二節 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
第三節 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
第四章 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 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
第二節 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
第十二篇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第一章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第一節 推進基礎教育公平而有質量發展
第二節 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特色發展
第三節 推進職業教育融合創新發展
第四節 完善終身學習體系
第五節 強化教育現代化保障
第二章 全面推進健康江西建設
第一節 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
第二節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第三節 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第四節 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第五節 開展愛國衛生和全民健身運動
第三章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第一節 優化生育政策和配套措施
第二節 加快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第十三篇 構建促進共同富裕、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發展格局
第一章 促進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第一節 積極實施就業優先政策
第二節 構建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第三節 優化收入分配結構
第二章 健全廣覆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第一節 改革完善社會保險制度
第二節 建立全民醫療保障體系
第三節 優化社會救助和慈善制度
第四節 完善住房保障體系
第五節 健全退役軍人工作體系和保障制度
第三章 保障婦女等群體基本權益
第一節 促進婦女全面發展
第二節 提升兒童關愛服務水平
第三節 推動青少年健康發展
第四節 提高殘疾人發展能力
第四章 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
第一節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第二節 創新社會治理方式
第十四篇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西
第一章 筑牢安全發展底線
第一節 加強地方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
第二節 維護經濟安全
第三節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第二章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第一節 健全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
第二節 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現代化
第十五篇 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江西實踐
第一章 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
第一節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第二節 落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第三節 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第四節 服從服務國防建設、“一國兩制”、祖國統一和外交大局
第五節 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
第二章 加快推進法治江西建設
第一節 完善地方立法體制機制
第二節 促進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
第三節 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
第四節 推進普法守法
第十六篇 強化規劃實施保障
第一章 加強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導
第一節 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
第二節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制度
第二章 努力形成規劃實施合力
第一節 健全規劃實施機制
第二節 強化規劃實施政策保障
第三節 動員全社會參與規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