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經濟“三季報”今日出爐。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047.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8.1%(下同),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9、0.3個百分點。
截至記者發稿時,已公布三季報的萬億級城市中,成都經濟增速繼續領跑。
產業結構優化
八大特色優勢產業增加值增長8.2%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41.64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881.72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723.90億元,增長9.0%。三次產業比為3.7:40.5:55.8。
工業經濟穩定發展——
實現工業增加值4159.88億元,同比增長7.7%,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5.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0%,連續12個月保持在8%以上。優勢產業支撐有力,37個大類行業有27個行業實現增長,八大特色優勢產業增加值增長8.2%,其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機械產業分別增長13.5%、11.6%。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2.5%,增速較上半年提高1.6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業、醫療儀器及儀器儀表業增加值增長21.7%、16.6%。新興工業產品產量較快增長,城市軌道車輛、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增長185.5%、110.6%、48.9%。
服務業發展穩中向好——
服務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9.9%。規模以上服務業穩中有升,1~8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173.4億元,同比增長10.0%,增速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8.0%、10.5%。
金融業穩步發展,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324.75億元,增長7.6%。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9846億元,增長5.2%;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36055億元,增長12.3%。證券交易額增長29.2%,保費收入增長12.2%。
現代物流業發展加快,交通運輸與郵政倉儲業實現增加值544.36億元,增長11.4%。全社會客、貨運周轉量分別增長10.2%、6.0%。郵政行業業務總量增長28.4%。其中,快遞業務總量增長21.5%。
按照“三季報”的說法,成都“產業經濟運行平穩,結構優化持續深入”。
升級步伐加快
可穿戴智能設備、新能源汽車等零售額大幅上漲
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成都前三季度增速同比增長9.6%,實現“平穩增長”。
其中,部分行業投資加快,制造業投資方面,建材工業、醫藥工業投資分別增長41.6%、20.6%。服務業投資方面,房地產開發、交通運輸倉儲郵政通信業投資分別增長12.9%、17.7%。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占比提高,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34.5%,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民生領域,補短板力度加大,民生及社會事業投資增長23.6%。其中,教育、公共服務投資分別增長70.2%、35.1%。
消費品市場,主要表現為“平穩運行”,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29.1億元,同比增長9.7%。
具體來看,消費升級穩步推進,體育娛樂用品類、中西藥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12.8%、18.7%、10.0%??纱┐髦悄茉O備、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分別增長196.8%、53.1%、457.3%。
同時,網絡零售較快發展,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商品零售額527.3億元,增長10.8%,增速較上半年提高2.5個百分點。
“首店”經濟保持較好發展態勢,新增落戶國際品牌首店371家,超過2018年全年首店數量,首店數量僅次于上海和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4546元,同比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90元,增長9.8%。
外貿穩定增長
對歐盟、東盟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42.1%、21.6%
在備受關注的外貿領域,成都前三季度依舊“穩定增長”。
實現進出口總額4156.1億元,同比增長18.6%。其中,實現出口總額2336.6億元,增長24.2%;進口總額1819.5億元,增長12.1%。
貿易結構優化調整,民營企業占比提升,民營企業進出口額增長38.7%,占進出口總額比重為18.3%,比上年同期提高2.7個百分點。
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商品出口快速增長,渦輪發動機、集成電路、液晶顯示板出口額增長31.3%、37.1%、2倍。
值得一提的是,“一帶一路”融入度不斷加深,前三季度對沿線國家和地區實現進出口額達到1178億元,增長18.3%,占全市的比重為28.3%;對歐盟、東盟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42.1%、21.6%。綜合保稅區增勢良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增長26%,進出口規模已連續18個月居全國綜合保稅區首位。